在安切洛蒂的战术版图上,皇家马德里的进攻重心正在经历一场静默而深刻的转移。过去几个赛季,球队的进攻命脉很大程度上系于左路那个风驰电掣的身影——维尼修斯·儒尼奥尔。他的突破、内切和终结是皇马撕裂对手防线的利器。然而,根据《阿斯报》的洞察,一个新的趋势正在伯纳乌球场形成:皇马正逐渐摆脱对维尼修斯的过度依赖,其进攻体系开始更多地向右路,特别是向新援马斯坦托诺所在的一侧倾斜与靠拢。
这一转变并非偶然,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必然结果。首先,对手对维尼修斯的针对性防守已趋于极致。每场比赛,他几乎都会陷入对手重兵布防的包围圈,面临双人甚至三人的协防与夹击。这使得他的突破空间被极大压缩,进攻效率受到直接影响。皇马需要开辟新的战场来分散对手的防守压力,从而为整体进攻创造更广阔的空间。
其次,球队阵容的更新换代与战术重塑为其提供了客观条件。随着新一代中场和前锋的融入,安切洛蒂正在构建一套更均衡、更多点开花的进攻体系。右路,长期以来被视为相对薄弱的一环,如今成为了战术创新的试验田。年轻的阿根廷新星马斯坦托诺的加盟,为这一变革注入了核心动力。
马斯坦托诺以其出色的技术、敏锐的球场洞察力和与年龄不符的成熟度迅速赢得了教练组的信任。他并非传统的边路爆点,而是更倾向于一名具有极强连接和组织能力的现代型攻击手。他能在右肋部与中场进行精妙的短传配合,也能送出关键一传,甚至内切完成攻门。他的出现,使得皇马的右路进攻从单纯的传中接应点,提升为一个富有层次和变化的战术发起点。
这种“右倾”趋势并不意味着维尼修斯作用的下降,而是标志着皇马进攻模式的升级。维尼修斯依然是那个最具威胁的爆点,但当进攻不再仅仅围绕他一人运转时,他反而能获得更多一对一的机会,其威胁性可能不降反升。球队的进攻变得更加不可预测,左路的维尼修斯、中路的贝林厄姆以及右路的马斯坦托诺等人构成了一个多维度、立体化的攻击群,让对手防不胜防。
此外,这种转变也体现了安切洛蒂卓越的战术调整能力。他并未固守成功的旧有模式,而是根据球员特点和新战术潮流,主动寻求进化,确保球队始终保持竞争力和新鲜感。
总而言之,皇马从“过度依赖维尼修斯”到“向右路马斯坦托诺靠拢”的进程,是一次积极的战术再平衡。它降低了球队的进攻风险,丰富了进攻手段,是阵容实力最大化利用的体现。这并非一次简单的左右转移,而是一次全面的进攻体系升级,旨在构建一个更强大、更难以被防守的皇家马德里。